本报讯(通讯员 王嘉明)“快看这些新装的‘大红灯笼’,听说温度一高,它自己就能‘发威’灭火,以后晚上给电动车充电,心里可踏实多了!”近日,新村街道造甲南里社区西院小区和西陆名门的电动车充电车棚里,10个崭新的悬挂式灭火器悄然“上岗”,引得居民们纷纷驻足围观,好奇地讨论着这批智能“安全卫士”的神奇功能。
随着电动自行车日益普及,充电安全已成为社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尽管两个小区的充电车棚此前配备了基础消防设施,但面对夜间突发的火情隐患,居民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。为切实解决这一关乎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“心头忧”,造甲南里社区精准对接需求,将加装智能化消防设备纳入“为民办实事”重点清单,迅速为车棚引进了这批具备自动灭火功能的新型悬挂式灭火器。施工期间,社区工作人员与物业紧密协作,依据车棚的实际面积和内部布局,科学规划、精准定位,在关键节点进行固定安装,确保这10个“安全卫士”均匀覆盖两个小区的充电区域,不留死角。区别于传统的手提式灭火器,这批悬挂式“神器”采用了先进的温控感应启动设计——一旦棚内环境温度攀升至预设的安全阈值,无需任何人工干预,其特制容器便会自动破裂,瞬间释放高效灭火剂。这一特性尤其适用于夜间无人值守时段可能发生的突发火情,不仅将应急反应时间压缩至极限,更彻底消除了操作门槛,让安全保障更智能、更便捷、更可靠。
后续社区将持续跟进,定期检查维护这批消防设施的性能状态。同时,还将加大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力度,引导居民养成规范充电、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,用扎实的行动和贴心的守护,筑牢居民生活安全的“防火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