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6版:城治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马家堡街道
多方筹资街道兜底 施工满足各种需求
上千扇漏雨灌风的长廊窗户换新了

  本报讯(特约记者 陈圣禹)9月22日,随着公共区域走廊窗框和玻璃完成更换并通过验收,马家堡街道角门13号院1号楼的居民彻底告别了老窗户漏雨灌风的烦恼。 

  1号楼是一个多产权居民楼,14层的居民楼内一共住着210户居民,公共维修资金构成复杂且余额不足。 

  与常见居民楼不同,该楼呈L形,楼北侧和西侧有一条长长的走廊,走廊上安装着上千扇老式铁窗。楼内居民曾经非常喜欢这条走廊,视野开阔又亮堂,楼道和屋里窗户都打开,还有过堂风,夏天别提多舒服了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,曾让居民钟爱的走廊成了大伙儿的一块心病。随着窗框的轨道老化锈蚀,楼道窗户不是打不开就是关不上。突如其来的一阵大风有可能让窗户“砰”的一声撞回来,留下满地碎玻璃。破损后的窗户被人用报纸、纸板或胶带临时遮挡。一位居民告诉记者:“这些措施都是无奈之举,现在住宅大多用的是塑钢窗和双层的保温玻璃,像我们楼道这样的单层玻璃窗已经很少见了。”今年5月,记者曾在楼内看到,几乎每一层的走廊上,物业都张贴了玻璃易碎危险的提示,窗户下方的墙壁已经被渗漏的雨水泡脱皮,走廊窗框和玻璃的大修迫在眉睫。

  为了解决楼道窗户老化破损的问题,13号院所属的欣汇社区也曾组织召开议事协商会,却一直没能商量出可行方案。社区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维修的钱从哪儿出。经前期测算,1号楼14层楼共有上千扇窗户,最少也需要几十万元的资金。而该楼既有商品房也有房改售房和公房,不同属性房屋的公共维修基金余额也不相同,一些住房甚至已经没有公维金,因此动用公维金完成窗户更换的想法很快便被否定。再加上该楼建成时间晚于2000年,现物业并非原产权方物业等原因,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或物业出资的方案也相继被否定。为了解决资金问题,街道继续组织物业、产权方和居民代表多次协商,最终确定通过多方筹集和街道兜底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。 

  资金有了着落后,施工难度又摆在了大家面前。受楼体结构所限,不少住户都将空调的室外机装在了走廊外的墙壁上,还有一些住户燃气热水器的烟道管也要通过楼道的窗户向外排气。这些管线从屋内通向户外需要在楼道玻璃上开口,而这成了楼道窗户施工不得不考虑的问题。 

  居民贾女士见证了楼内窗户更换的全过程。她告诉记者,为摸清居民在窗户更换过程中的需求,社区、物业及施工方工作人员一起,通过入户调查、协调会、微信群等多个途径收集居民意见,“从更换的新窗户是横拉还是外开,到哪家需要在玻璃或窗框上预留管道口,再到居民对施工期间噪声和降雨的顾虑,他们都一一考虑。” 

  随着难题一个接一个被攻破,相关各方在反复协商中多了一份默契,今年7月15日,角门13号院1号楼公共区域走廊窗框和玻璃更换工程正式启动。在“七下八上”的降雨集中期,施工单位合理调整施工节奏,最终仅用了两个月,楼道走廊的窗户就焕然一新了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
移动版

    

主办: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

承办: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

网站标识码:1101060001

京ICP备20013709号-1

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

运行管理: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
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要闻
   第03版:综合
   第04版:综合
   第05版:社会
   第06版:城治
   第07版:理论
   第08版:教育
上千扇漏雨灌风的长廊窗户换新了
小区路灯复明 居民夜行更安心
这儿变美了
这儿还不美丽
大厦辟出暖心驿站 小哥奔忙有了“家”
“洋辣子”扰民 社区精准消杀解民忧
丰台医保“向前一步” 36公里温情速递
蜂群入侵居民楼 多方联动解危机
丰台报城治06上千扇漏雨灌风的长廊窗户换新了 2025-10-15 2 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