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(通讯员 姜卓然)在东铁匠营街道蒲黄榆第一社区,蒲黄榆三里7号楼北侧空场的两套公共桌椅,是居民日常打牌聊天、开展活动的“心头地”。然而,一场“洋辣子”虫害风波打破了这里的惬意——居民发现空场附近树木滋生“洋辣子”(学名绿刺蛾幼虫),担心活动时误触引发皮肤不适,紧急向社区反映诉求。
接到居民诉求后,社区网格员通过电话沟通和居民微信群互动的方式,迅速明确虫害具体位置并及时在小区微信群内发布通知,提醒居民注意老人及儿童的安全。随后,组建由网格员、环境专员组成的工作小组,重点排查空场周边50米内乔木、灌木,统计虫害规模,为后续消杀灭虫工作做准备。
在消灭虫害过程中,社区采用“三点式”流程确保闭环,一是优先处置核心区,以7号楼北侧空场为重点,使用提前储备的低毒、低残留环保杀虫剂,组织人工精准喷药,重点覆盖叶片背面、枝干缝隙等虫害聚集部位,避免药剂溅洒居民窗户、阳台。二是延伸覆盖全域,按照“点—线—面”联动原则,以诉求点位为中心,向周边100米范围及小区其他公共活动区域延伸喷药,杜绝“只治一点、不防全域”的漏洞。三是在消杀工作中,及时向小区居民确认虫害清除效果,确保灭虫工作到位。
本次消杀灭虫工作结束后,小区居民纷纷表示,“社区迅速组织了灭虫行动让我们倍感安心。”常带孙子在小区玩耍的李阿姨开心道:“这下再也不担心孩子被虫子咬到了。”